 
			 
		专栏
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 第七
“生物气候设计”-1-
COP27
2022 年 11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届缔约方大会 (COP27) 在埃及举行。该会议每年11月左右在各国举行,今年是第27届,故称为COP27。 COP27出席的有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世界各国领导人,日本环境大臣西村(时任)也参加了。作为 COP27 的主要结果,已公布以下结果。
 
						 
					①中提到的《巴黎协定》是201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COP21)缔结的一项应对全球变暖的协定。该协定是自1997年COP3《京都议定书》通过以来18年来的第一个协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涉及该条约所有197个成员国的此类框架。至此,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气候设计”这种利用世界各地气候来保护地球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法目前正在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
什么是生物气候设计?
“生物气候”一词翻译成日语为“生物气候”。据说其起源于匈牙利建筑师 Victor Olgay 于 1963 年出版的《Design with Climate-Bioclimat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al Regionalism》一书。气候一词经常在谈论天气时使用,例如“春天来了,天气变得宜人”,但生物气候也称为人类生物气候,用于描述人类通过五种感官(温度、湿度、风、亮度等)感受到的感觉。这个词最初用于医学论文,但最近它在建筑界也变得普遍使用。
生物气候设计可以概括为“利用当地气候特征创造舒适环境的理念”。换句话说,在寒冷地区建造一座能让你保持温暖的房子,在炎热地区设计一座凉爽、通风良好的家。
野生动物栖息地
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自然世界时,我们会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中生物气候设计的巧妙运用感到惊讶。例如,白蚁丘是白蚁的家园,据说内部有非常高性能的空调系统,利用蚂蚁自身活动产生的热能。蚁丘内部始终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据说这座高耸的土塔的性能可与人类设计的冷却塔相媲美。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可以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半永久性地运行。
 
						此外,黑猩猩和红毛猩猩居住的高树是它们最舒适的地方,它们可以感受微风,躲在树叶后面。这种安全可靠的住房是生物气候设计的理念之一。通过这种方式,野生动物创造了生物气候生活环境,作为其自然活动的自然组成部分。
 
						BIM 的出现
生物气候设计
当我们谈论建筑设计中的舒适度时,我们往往只考虑温度,但在日本,夏天炎热潮湿,湿度、阳光、风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影响。即使温度相同,舒适范围也可能因阳光和风的影响而扩大或缩小。据说建筑设计师对温度、湿度、阳光、风等因素相当敏感,但一旦变成数字和计算的问题,很多人就变得麻烦并放弃。
然而,生物气候设计不需要用数字来处理;本质是利用人的敏感性将影响舒适度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在奥尔盖时代,人们制作了建筑物和树木的模型来分析太阳辐射和阴影,并将建筑物和树木的模型暴露在实际光线下。为了分析阳光和阴影,制作了建筑物和城市景观的模型,并进行了风洞实验,以研究树木的位置和窗户的尺寸等因素对通风的影响。据说连“人工气候室”这样的大型实验设备都建起来了,这个时代的生物气候设计一定相当困难。
时代变了,现在都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和各种模拟功能建筑信息模型过去需要使用人工气象室进行数月的实际测量,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即可进行模拟。
 
						生物气候设计是
这是谁的工作?
在日本建筑领域,据说1963年左右,奥尔盖提出生物气候设计时,将处理声、光、热、空气等物理环境的领域从建筑设计原理中分离出来,与空调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部门,称为“环境工程”。
此后,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建筑热潮中,建筑领域进一步碎片化。结果,原本应该在设计原则中考虑的环境领域变得难以反馈到建筑设计中。一个以设计舒适家居为己任的设计师说环境不是他的专长,这难道不奇怪吗?
目前,生物气候设计主要由环境工程专家主导,但也许建筑设计的理想形式是由规划设计领域的人士带头推动,由环境工程师提供支持。
COP28
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定于今年(2023 年)11 月至 12 月在中东迪拜举行,称为 COP28。世界各地的人们期待在这里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有报告称,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建筑物造成的,生物气候设计的概念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已经开始努力让年轻一代意识到这种设计方法。
下次我想看看新环境时代的这种“新建筑教育”。